时间:2022-12-18 17:42:44 | 浏览:220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某次在外面,喝一泡轻火黄观音。
刚亮出干茶,身旁就有人质疑。
“呀,这茶怎么这么绿?”
或许,喝惯中火以上火功的岩茶后,会不习惯轻火茶的绿。
但不是所有的岩茶,干茶条索颜色都是乌、褐、润的。
至少轻火茶并非如此。
轻火岩茶的火功不高,焙茶时干茶没有焙转色。
自然在干茶或叶底上看着都偏绿。
但这并不影响好茶的风味表达。
不论轻火中火,有了山场和工艺这两座靠山的黄观音,可谓岩茶圈内绩优股,风味能让人眼前一亮。
沸水注入,高扬茶香翩翩起舞。
哪怕还没喝入,光是闻香,就已经令人陶醉。
更不提将茶汤饮入口中了。
那股又香又滑茶汤,每喝一口,口腔内像是迎来一场花香雨,过喉难忘。
《2》
同样一件事,“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情形很常见。
比如,乌龙茶的“绿”。
喝岩茶,有人因为偏见,嫌弃轻火茶的绿。
然而,换作铁观音后,也存在这样的偏激审美——干茶颜色选绿点好。
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举。
曾几何,很多外省客人看着一粒粒的、颜色绿绿的清香型铁观音。
下意识间,就以为铁观音是款绿茶。
谁曾想,喝了很多年茶后,才慢慢后知后觉。
原来铁观音是乌龙茶,是闽南乌龙茶的当家。
现如今,铁观音不是绿茶的拨乱反正,早已经大白于天下。
但仍旧有不少茶客保留了这样的选茶审美偏好。
认为在买铁观音时,干茶颜色绿一些的,才是上品。
很显然,这属于重外在,轻内质。
选茶时,可不能这么盲目下定论。
麻花还记得,传统风味的铁观音,干茶更接近褐绿。
用茶叶专业术语称,是蛙皮绿。
即青蛙皮肤的颜色,褐中透绿,能与背景色完美兼容。
上次在武夷山,从虎啸岩回程的那个傍晚,我们邂逅了不少小动物。
有在石阶上信步的白鹇。
快到入口的小池塘时,谁都没注意到,边上的石栏杆正蹲着一个青蛙。
见众人走过,它突然“呱”了一声,打破周围的平寂,吓人一大跳。
回到铁观音的话题,传统铁观音,干茶褐绿偏润,泡出来的茶汤金黄,略微泛一些绿色。
岩茶也好,铁观音也罢,买茶不能只看绿或者不绿。
拥有内在美,香气滋味出挑,才值得入手!
《3》
乌龙茶里,有不少茶名让人感觉似曾相识。
比如,铁观音,金观音,黄观音。
任谁看去,都能清楚知道它们是一家。
其实它们是从属关系。
黄观音和金观音,都是铁观音的杂交选育后代。
岩茶圈内,最出名的新品种,非105黄观音莫属。
黄观音的培育,是选黄旦为母本,铁观音为父本。
当时,同时培育了一批幼苗。
按茶科所的育种习惯,给它们分别编上序号。
从101、102、103、104、105、106等,一路往下排列。
结果最后发现,编号105的苗子,持嫩性/抗虫害/抗旱/扦插繁殖力/香气特点等综合优势表现最佳。
所以,特意为其取上中文名,陆续推广起来。
有了黄观音这个成功先例后,后续又陆续培育出不少新品种。
比如,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旦为父本,培育出金观音、金牡丹。
考虑到茶树亦父亦母,既可当父本,又可当母本的天性,黄观音和金观音的血缘关系复杂。
概括来看,它们是异父异母的同胞兄弟。
到后来,将黄观音和黄旦杂交,又培育出了黄玫瑰。
黄玫瑰的茶香很独特,香气甜美,拥有岩茶圈内难得一见的玫瑰花香。
花香悠扬,尤为独到!
《4》
曾经,有茶友看了黄观音的身世介绍。
随后恍然大悟,如是感慨:
“原来黄观音是用铁观音杂交出来的,怪不得呢,我喝着怎么一股铁观音味?”
黄观音喝起来有铁观音味?
这番话,估计不少茶客会半信半疑。
黄观音作为铁观音的杂交后代,它们的确有相似之处。
最典型的,非花香馥郁莫属。
黄观音和铁观音,花香都很馥郁,香气表现力强。
岩茶里,黄观音的茶香如兰似桂,香气很多元。
从品种特点看,黄观音的香气更接近母本黄旦。
黄旦,原产闽南,也算是安溪树种。
特点是花香透天,香气有穿透力。
黄观音的香气,完美继承了黄旦的“透天香”。
但在香气风味上,黄观音的茶香似兰花、似栀子,也像多种甜花香的综合。
尤其是兰花香,层次丰富。
细辨之下,能感受到小苍兰、墨兰、春兰、野兰等阵阵幽香。
某种程度上,黄观音依旧延续了铁观音的“兰香”个性!
《5》
但在茶汤滋味上,黄观音、铁观音差别很大。
毕竟,铁观音是闽南乌龙茶。
重香气,发酵偏轻(尤其是清香型铁观音),火功不会太足。
而黄观音,主流上做岩茶偏多。
武夷岩茶里,黄观音的风味与铁观音相差很大。
干茶上,黄观音(岩茶)呈现条索形,颜色偏深,介于褐绿与深褐之间。
火功上,对岩茶而言,焙火必不可少。
黄观音的主流焙火,为了保住香气特色,火功不会焙太高。
以中轻火、中火居多。
汤色上,做青适中, 焙火适中的黄观音,茶汤颜色是橙黄透亮。
和铁观音相比,茶汤颜色要深许多。
香气上,和铁观音相比,黄观音在花香馥郁之余,更多了明显的火功香(焦糖香、烤坚果香等)。
茶味上,身为岩茶的黄观音,自然要追求“岩骨花香”这四个字。
若空有高香,汤感却很薄。
山场环境差,毫无“岩骨”特征的黄观音,在岩茶圈内也难登大雅之堂!
《6》
黄观音和铁观音,渊源不浅。
虽说在黄观音身上,流有铁观音的血脉。
但生于武夷山,按武夷岩茶加工方式制成的黄观音,更多会受岩茶的规矩约束,重水求香,才是茶味特点。
从铁观音到黄观音,不难看出乌龙茶在“入乡随俗”方面的适应性。
不过,将范围扩大来看。
黄观音和铁观音,它们都是适制乌龙茶的品种。
虽然近些年在工夫红茶里,有不少“乌龙红”冒头。
这类乌龙红茶的特点,在于采用高香乌龙茶品种的茶青鲜叶为原料。
经过红茶的工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加工而成。
哪怕在做成红茶后,它们的茶香馥郁本性,依旧不减。
但按个人想法,黄观音还是做成岩茶,更能体现出它的香、水、韵特色!
黄观音,金牡丹,黄玫瑰都是高香的,所以武夷岩茶也都是高香的?
黄观音、梅占、奇兰,只是岩茶的杂交系,没有品饮价值?
这款老树黄观音,我们仨,喝了一下午,李麻花屡屡把它喝成肉桂
武夷岩茶新手入门,该选择喝贵的山场岩茶,还是便宜的口粮岩茶?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满口烟味?村姑陈给你支支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打卡挑战局##技能提升研究所#中国是茶叶之乡,中国的茶叶按其制作工艺不同,主要分为青茶,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等6大类,那么,大红袍属于哪种茶类呢?一、大红袍是红茶吗?有的人习惯从字面意义上来分茶叶的种类,比如大红茶当中有“红”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今年的四大名丛,终于在上礼拜选出来了。前段时间,武夷山虽说都在忙着抗旱。但今年的四大名丛组合没有三缺一,而是凑成了“四角俱全” 。选到了品种特征清晰,有凉茶草药香的
大红袍的形状是索形的,成品茶的颜色是绿棕色或背青棕色,冲泡后汤呈橙黄色;虽然不同厂家的工艺不同,但大红袍的香气多种多样,但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岩骨的花香,大红袍的入口醇厚甘甜,具有岩韵的特殊地域特征。大红袍茶的味道:香气芬芳,兰花香,香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今天这篇,聊冷茶。起因是,前段直播间有人留言。这又涉及到人走茶凉的问题了。准确来说,热腾腾的头道茶放在桌面上,暂时放着先不喝。等到最后,一泡茶快要收尾时,再倒出来细品。呀,茶凉
讲到好喝的乌龙茶,那么就必定绕不开大红袍。如果要说出一个福建武夷的文化元素,在我看来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则是当之无愧的桂冠。尽管大红袍的名气十分大,但是关于大红袍知识,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就比如我问你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大红袍的分类是怎样的呢
青茶不同于其他茶系,她还有另外的名称“乌龙茶”,其发酵程度低于全发酵的红茶,是半发酵茶,最早创制于清朝雍正年间,主要产于我国东南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乌龙茶的品种有很多,有些品种大家耳熟能详,有些品种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或被当作绿茶,或被当
我国被誉为“茶的故乡”,而饮茶可以说是中国的传统,很多人每天都离不开茶,但是肠胃不好的人能喝茶吗?要喝什么茶好呢?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跟虚寒之别,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茶叶也是有凉性以及温性之分的。那饮茶有什么讲究呢?燥热体质的人喝什么茶呢?虚
大红袍素有“茶中状元”的美称,堪称国宝。连王毅外长都曾称赞大红袍茶“天下第一”。今天我们就来评测两款很“有来头”的大红袍。一款是在市场营销上非常成功的小罐茶家的大红袍,另一款是武夷星故宫贡茶养心花香大红袍。这两款茶的品质都是特级,小罐茶这款
对,你没看错,大红袍已经出第四季的合集啦。每一季的大红袍合集一经上架都以非常好的销量迅速卖空,这次补货非常迅速,因为不想让大家带着遗憾和等待跨过元旦。大红袍合集,且不看它味醇正,质优良,光是一次就能拥有12款岩茶的收集价值和满足感,就足以让
大红袍作为一种极具名气的茶,相信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要问大红袍是什么茶,相信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大红袍究竟属于什么茶?大红袍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三七红绿,绿叶红镶边“,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